东方无线鰨

Symphurus orientalis   Bleeker
   

  116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背鳍93—98(86一100,括弧内依 Ochiai,1963);臀鳍81—86(74—86);腹鳍4;尾鳍15(10一12)。纵列鳞约90(81—87),横列鳞38。椎骨52—54,腹椎骨约9个。
体长为体高3.4—3.8(3.5—4)倍,为头长5(4.2—5.3)倍。头长为吻长(3.6—6.1)倍,为眼径10(6—9.5)倍,为最长背鳍条(2.1—3.1)倍。
体细长,小矛状,背腹缘微圆凸,中部稍前方最高。头小,头长较体高很小。吻易弯
曲,吻长大于眼径,吻端高度同下眼下缘。两眼小,位头左侧,距吻端很近;上眼较下眼位稍前。眼间隔窄嵴状或不明显。鼻孔每侧2个,除有眼侧后鼻孔外均为短管状。口前位,略歪,左侧上颌约达下眼前半部下方。两颌牙微小,右侧牙群窄带状,左侧无牙或很少。鳃盖膜相连。鳃孔高约等该处头高1/2。肛门位偏无眼侧。生殖突起不显明。
鳞很小,易脱落,均栉鳞,鳞基端有数个沟状纹。无侧线。
背鳍稍低,始于上眼前方吻背侧;鳍条不分枝。臀鳍始于肛门附近,形似背鳍。无胸鳍。腹鳍基短;左腹鳍位腹中线,基部有膜连或不连臀鳍;无右腹鳍。尾鳍尖形,与背、臀鳍完全相连,长较头长1/2稍大。
福尔马林液浸存标本有眼侧体淡灰褐色,吻与上下颌粉红色,腹部淡蓝色,各鳞有一
淡褐色点形成纵纹。背、臀鳍在有眼侧各有18—19条黑褐色细横纹。无眼侧淡白或浅褐色。
背侧神经在肌肉表面只一条,出现于第3肌节斜向后上方约达第9肌节,后人肌肉内
沿体背缘向后延伸(依 Ochiai,1963)(图Ⅰ-22之E。腹腔壁膜淡黑褐色。胃管前部淡黑色。

生物学

为亚暖水性小型底层海鱼。喜生活于水深约270—519.7米海区(依 Hubbs,1915),在水深约200米泥沙底海区也偶尔可捕得。在日本南部4—10月获得的雌鱼,卵巢很大,卵径约0.7毫米,性腺发达的最小雌鱼体长约89毫米。在台湾西南深海泥沙底海区偶尔可得。

国内分布

南海北部(台湾省东港、高雄等)到黄海东部。(Schmidt,1930 称北京亦产,不可信);东北达日本南部(釜山有一次纪录,似可疑)。

其它信息

依陈兼善、翁廷辰(1965):标本4尾;体长56一114毫米;1965年元月及3月采自台湾东港。